止嗽散加减

2015-10-24  2867  来源:网络 

【病例】吴某,女,2006年10月11日初诊。频发咳嗽2月,外院诊断为慢性咽炎, 辗转于多家医院,服用西药无好转,也曾求治于中医,多以清凉泻火为主,然均无改善。

【诊见】咳嗽频发,轻咳少痰,咽痒,伴腰痛,无口干、口苦,无发热、恶寒,二便调,舌淡嫩边有齿印、苔薄黄,脉沉细。查体:咽充靴(-)。

【辩证】辨为少阴之证,予以止嗽散加减。

【处方】熟附子、紫菀、百部、款冬花、防风、白术各15g,细辛(后下)3g,桂枝5g,陈皮、黄芩各10g,玄参20g,薏苡仁、炙甘草各30g。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服7剂,患者咳嗽、腰痛、咽痒等明显好转,舌脉仍有虚寒之象,遂于原方增加干姜5g,再服7剂。

【三诊】病情明显好转,干姜用至10g,服3剂后痊愈。

【说明】咳嗽、咽痒非独有热证一端,有外感内伤两因。此患者咽痒、咳嗽既往考虑为外感风热,所以多用清凉泻火之法,但仔细观察患者虽咽痒但咽不红,虽咳嗽但气力不足,伴有腰痛,无口干、口苦,结合舌脉当为少阴受寒,逼迫真火浮越于上所致,当从少阴经论治。初用方虽然有附子、细辛、桂枝、等温阳,但药量尚少,《医学三字经》云:“姜细味,一起烹,仲景法,细而精”,对于少阴咳嗽证可加温阳之细辛、干姜,配合熟附子等。故二诊、三诊干姜用5g、10g。根据李教授经验,熟附子未先煎而以2倍剂量之炙甘草可缓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