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肾论治胆结石

2016-01-02  3868  来源:网络 

中医学认为胆石症属“胁痛、黄疸”范畴,胆石症的病位在胆,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分泌与排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以通降为顺。因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引起肝失疏泄,气血郁积胆腑和湿热瘀积中焦,胆腑通降失调,胆汁结聚不通,气机不畅致肝气郁结。

选方:生地黄20克,山茱萸18克,牡丹皮10克,茯苓10克,山药15克,鸡内金30克,郁金15克,海金砂50克,大黄(后下)6克,香附10克,黄芪15克,甘草6克。加减:痛甚加制乳香,没药,延胡索,白芍;肝气郁结者合柴胡疏肝汤;气血亏虚者加党参,阿胶;肝阴不足者加知母,黄柏,桑椹子,当归;阳气不足者加肉桂,炮附片;气滞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尿黄如浓茶者,舌苔白腻者加茵陈蒿,山楂,厚朴;纳呆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如有发热、寒战、黄疸配合抗感染补液治疗;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者加垂盆草。水煎内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疗效观察: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经B超检查结石消失,随访1年内无复发)20例;有效(自觉症状消失或缓解,结石部分排出或缩小,3个月内无复发者)11例;无效(症状无改变,经复查B超,结石没有减少或缩小)4例。总有效率为8857%;

胆石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病的初起大多与湿热,气滞,气郁,血瘀有关,通常以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西医方面,合并有感染时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本文所观察的对象有以下特点:1。病程长;2。年龄大,平均年龄为48。2岁;3。经过长期的中西药治疗。 《内经)曰: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也。朱丹溪也有“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观念。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胆道外科主任朱培庭教授主张胆病从肝论,倡导养肝柔肝法。水生木,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子病久,延及母;而且长期应用抗生素及中药清热利湿治疗,有“劫阴伤阳”之嫌。肾阴和肾阳是各脏腑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加重各脏腑的阴阳平衡,而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必累及肾的阴阳失调。故胆石症从肝肾论治,是治疗本病的根本。六味地黄汤具有滋养肝肾的功能,鸡内金、海金砂具有消石化石之功,香附、郁金具有疏肝解郁以利肝胆,大黄通腑泻下以助排石,黄芪益气,促进胆汁分泌。全方共奏滋养肝肾,疏肝解郁,通腑排石之功。·治疗胆结石偏方

·胆结石食疗偏方

·胆结石胆囊炎中医治疗

·巧用苹果预防胆结石

·肥胖与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