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各处地名的由来

2015-12-30  2791  来源:网络 

福州带“洲”的街名  早年的福州城南是一片水乡泽国,除吉祥山、紫气山、惠泽山(大庙山)、南禅山等几处浮出水面外,其他均为一片汪洋。据说自宋代以后,由于泥沙冲积,才逐渐浮出一块块陆地来。泥沙冲积而成的陆地称“洲”,所以今台江区有许多带“洲”的地名,屈指一算至少有12个,如中洲、赢洲、鸭姆洲、老药洲、后洲、沧洲、苍霞洲、义洲、帮洲、楞岩洲(中亭街)、三县洲、鳌峰洲。    福州带“营”的街名  营,顾名思义就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或与军队有关的地方。福州城内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特别是嘉靖年间,朝廷委任戚继光为福建总兵时,为防倭寇扰乱,京师大量兵力调防福州,顿时城内军队人马大增,营地不断扩大,所以自明以后,福州出现了不少以数字和方位命名的带“营”的地名。    双抛桥(双抛桥在今杨桥路中段)  传说古时这里有河,河上一座木桥,桥边生活着邱、何、胡三家,邱家及何家家境贫寒,胡家为官,有钱有势。邱家儿子与何家女儿从小青梅竹马,长辈也觉合适,于是让他俩定亲,没想到何家女儿被胡家阔少爷看上了,他便召集打手,在邱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将何家小姐抢到胡府,但何家小姐是忠贞烈性的女子,到胡府令死不从,半夜逃回了丈夫家,胡恶少不肯罢休,命人将邱何夫妇捆回府,夫妇一路反抗,恶少便命人在夫妇俩双双抛入河中,活活淹死,之后河边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大榕树,树根在河底互相交错,树枝在空中攀连,后人便将跨河的这座桥命名为“双抛桥”    国货路(今连潘及洋头口一带)  1919年,福州学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打击日货,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台江事件”,一些有识之士便在南公园等地立下了“请用国货”的石碑,到了30年代,洋货充斥,福州爱国人士吴养贤在南公园内建了一座红砖双层的“福建国货促进大楼”,立石碑纪念,并把南公园至洋头口的一段路称为国货路,路面铺成了沙包路,后国货路经几次重修,不断扩大,路名依旧沿用。    打铁档巷(今台江区玉树居委会,东临五一路,市一医院附近)  古称闽候县嘉宗里玉树正境,有田有水,民风淳朴,历史上村民多以打铁为业,打造犁、铧、锄、铲等农具,尤其是锻打船钉,名闻遐尔,久之名由俗移,遂有打铁档之称。    观井路(今仓山区主干道,闽江之滨)  观井路以前称为“观音井大街”,该地原有一观音堂,宋末元初,将领将观音堂拆掉,改为了“五帝庙”,后该寺在道光年间被大火烧毁。这个故事在民间传开了,百姓们认为拆观音堂盖五帝庙是“把善的赶走,反祀恶的,欺善怕恶,便自发将观音堂改建在大道旁,堂内还有一口井,引来了很多善男信女,香火十分兴旺,于是该地被称作“观音井大街”,便有了现在的观井路。    思儿亭(今省体育中心附近)  传说当年戚继光带兵来福州抗倭,他的部队军纪严明,说一不二。当时戚继光宣布:杀入福州,面对倭寇,许进不许退,谁敢迟疑反顾,格杀勿论!军队一路追杀,到北门时,戚继光的儿子见敌军已去远,勒马回头想看队伍行进情形。不料让戚继光看到此情景,十分愤怒,命人将儿子依法处置,斩杀在现琴亭附近的一个草地上。全军将士为之折服,一路勇往直前,很快获胜。为了纪念戚家军的功绩,百姓自动捐资,在那片草地上建起了一座思儿亭。    旧米仓(今达明路附近,接连通湖路一带)  宋时,设置储粮的仓库于此,原名常丰仓,因年代久远,遂沿称为旧米仓,后仓库废置沧为民居,米仓名存实亡。    能补天(今鼓屏路之东一僻巷)  清朝年间,浦城穷秀才邝继聪来福州应试,住在僻僻巷小客栈里,一阵大雨过后,小巷便“水漫金山”,邝秀才见门前一大群蚂蚁浸在水中挣扎着,出于怜悯之心,弄来一根竹竿伸入水中,蚂蚁沿竿爬上,遂得救。乡试结束后,主考官认为邝继聪可名列榜首,但文中一“天”字上面少了一横,按封建考评制度,写错别字是不得录取的,就在此时,一堆的蚂蚁爬上试卷将“天”字补全,让邝继聪顺利地名列榜首。邝继聪得知后,对蚂蚁心存感激,遂来到僻巷的客栈,郡首获知,劝慰道:“小店安能居住大人?”,邝继聪答道:“灯笼虽大无斤两,秤锤固小压千斤,大小很难定功过,须知此地能补天。”能补天地名由此沿用至今。    五一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建于1959年,于5月1日通车故名    文藻山(今双抛桥往西至与通湖路交汇的现杨桥东路中的一小段)  此地无山,且地抛低洼,何以称“山”?垃圾在福州土话中称“粪倒”(福州话:bongdo),过去此地卫生状况十分差,垃圾成山,故得名“粪倒山”,后人觉此名难听,改为:文藻山。    八一七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解放福州后,解放军大军走过的路被后人称为817路。    渡鸡口(在今鼓西路与北大路口交叉处)  传说古时八仙中的李铁拐,在云端观看凡间风景,发现福州鼓楼前与西门之间有一处非常热闹。他想,在这么多人中,不知有无几个有怜悯之心的人,如有就渡他为仙。于是下到凡间,他装做乞丐,一身槛褛,小腿处还溃烂流脓。他挨家挨店乞讨,那些人家、老板不但不给施舍,还恶语以对。突然从一家豆腐店内跑出一只公鸡来。公鸡见李铁拐脚小腿溃烂流脓,遂用它那尖尖的嘴去轻轻地啄,用力地吮,直到把烂死肉啄尽,流出的脓吮干,才又咯咯地叫开了。公鸡之举令李铁拐大为高兴,把这只公鸡渡上天了。这李铁拐渡鸡的地方,被后人叫做渡鸡口。    旗汛口(在今仙塔街东街井大路交叉处)  早在清朝年间,现今旗迅口与五四路一带均为旗人生活与旗兵驻扎之地,这些地方在当时是旗人的地盘,汉人是不能进入的.旗人为防止汉人混入,将其生活的地方全部用墙围起,为方便生活其中的旗人出入,又建造了许多军门,来往行人都要出示证件之类,以示身份,旗迅口一地在当时就是最大的军门之一,故名旗迅口....现今的一些小巷,如:蒙古营等,在当时都是旗人生活的地方....    福建省名的由来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庇路    传说明朝的时候,衣锦坊有位读书人很穷,因为没有功名,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特别是街口卖肉的屠户,有一年过年,读书人实在是很饿,就到肉店想赊块肉过年,正好那屠户不在,肉铺老板娘见读书人可怜,就赊了一块肉给读书人,读书人刚刚把肉煮熟,那屠户就破门而入,把肉捞走,说扔给狗吃也不留给你。读书人很受刺激,从此更加发愤图强,终于次年,考上了状元。考上状元当时是衣锦还乡要游街的,读书人骑着高头大马很是得意,当游行队伍经过南后街时,正好那卖肉的屠户用刀指着读书人对身边人说想不到这小子还有今天。读书人看到这一幕,从前的种种恩怨一并上心,正好屠户用刀指着他,他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屠户用威胁官员不敬的罪名马上抓了起来,游行的队伍突然抓人,围观的百姓顿时吓的立刻躲到旁边的一条巷子中,后来这条巷就叫急避巷,时间长了,这名字不太雅观,后人又根据读音,把这条巷子称为吉庇巷,意思是吉祥庇佑的意思。一直用到现在走马山前看走马番船浦里泊番船  走马山又名鳌头山,在仓前山三叉街埔头。《藤山志》载:“鳌头境之右突起一峰,曰走马山”。据传明时乡人掘地得一石碑,碑文曰:“走马山前看走马,番船浦里泊番船。”据《福建通志》记载:汉闽越王郢的第三子驺寅,善骑射,骑白马,曾在鳌头山走马驰骋,故又称走马山。驺寅为民除害,在鼓岭下的鳝溪射杀水怪,搏斗中殉身,百姓尊为白马王,城乡建白马王庙祀之。走马山也曾建有白马王庙。  走马山得名还有一说。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美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仓前山设领事馆,外国商人、传教士涌入,开洋行、银行、建教堂、别墅、办学校、医院,仓前山成为洋人聚住区。清光绪年间,仓前山洋人为消遣作乐,要建赛马场,福州的地方官吏百般奉承媚外,择地拨款强购今六一南路西侧、上三路北侧约350多亩的农田交英国人管辖,年收租银1000两。每年冬春两季为赛马期,热闹非凡。俗称为跑马场的赛马场,却不准中国人进入。赛马时,百姓只得跑到不远处的鳌头山上远观。  英国驻福州总领事,在赛马时除了请外国侨民外,还请福州的官吏前往观看,并宴以西餐,其中镇闽将军崇善最感兴趣,每请必到。一次他在观赛后赴西餐宴,肚饱酒醉后竟忘乎所以,信口答应以后免交租金。这等于将中国的土地拱手送给外国人,引起福州的学生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经多年不断抗议、交涉,于1942年才正式收回。1943年为纪念在陪都重庆领导抗日的国府主席林森逝世,跑马场改名建成“林森公园”。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公园”。今为“福州市体育中心”。占地813万平方米。  番船浦为古地名,今称泛船浦。在仓山区东北部,包括闽江大桥(二桥)以南,观海路、朝阳路以北地段。《藤山志》载:“番船浦之名,由明弘治十一年(1498)邓太监来闽督舶,贪受贿赂,将该地租与番人停泊船只,因名。”古代这里河道深,江面阔,外国船只(福州人称番船)便在这里停泊。当时,这里桅杆林立,船舶密集。福州话“番”与“泛”谐音,“番”带有“洋”的意思,故改称“泛船浦”更文雅贴切自然,指广泛停泊中外大小船只的江浦,更名副其实。近代,由于“洋务运动”,福州民族工业、航运业也随之发达,这里不仅外国船多,中国船也不少。福州“五口通商”后,这里洋行和仓库也很多,如英国的怡和、太古,美国的美孚,德国的禅臣,日本的三井等,这些洋行还雇用了一些广东人当买办,他们多集中住临江大路前街,即今粤华路。附近有广东会馆,还有泛船浦天主堂,面积12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这里还有福建最早的邮政局和海关等近代化机构。解放后,这里大多房屋成为仓库。洗马桥所有福州人都知道茶亭街,却很少人知道茶亭街上的洗马桥  出福州南门兜南去,就到宽阔繁华的“八一七”中路北段???洗马路。数百米长的洗马路的南端有座近十米长的桥,这就是名传千古的洗马桥。桥下是洗马河,今属东西河的一段。  唐末五代闽国时期(909???945),闽王王审知(862???925)扩建福州城池,其南城关叫宁越门(今南门兜)。紧挨宁越门外有条城濠,濠上有座九仙桥。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再扩建福州城池,史称“外城”。外城的南门城关从宁越门向南延拓数百米,称“合沙门”。此门东西城墙长“三百二十九丈,其门楼六间,敌楼三十间”。合沙门外也开挖了一条城濠,濠上有桥,曰“洗马桥”(图一)。清道光年间的《榕城考古略》载:“洗马桥,旧为木梁,(宋)外城濠也。”另据宋《三山志》记:“合沙门外时,洗官马于此。”可见洗马桥初为木梁桥,桥下城濠曾专供官府、军队洗马之用,故有洗马河之名,进而依河而名就有了洗马桥、洗马路之称呼。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廷下堕城令,外城的合沙门等城门和城墙均被堕毁。合沙门虽然仅存三四年,但其城门桥???洗马桥的地名却流传至今。再说唐末宁越门外的那座九仙桥,桥下的水奔流到明清两代尚有数千米长,但由于“太平日久,淤成平地,竟于濠上架屋,屋下窃埋尸首”,不久此河就消亡了。然而,合沙门外的洗马河迄今依旧东流,实属不易。来源于'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