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结果

2015-09-08  4479  来源:网络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艾滋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病状相似的临床特征,故属中医学的“疫毒”范畴,艾滋病“疫毒”经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途径侵入人体,首先损伤脾脏,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或兼风寒火热,或兼痰饮水湿,或兼气滞血瘀等,这是艾滋病的基本病机。我们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祛风清热、化湿解毒的治则,选用相应方药,制成益艾康胶囊,并与辨证施治联合治疗。自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对河南省885例HIV/AIDS患者进行4年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河南省在5市9县启动了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为患者提供免费中医药临床救治。我们选择发病率较高、患者比较集中的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南阳市试点项目观察点,选择了确诊的885例患者,给予益艾康胶囊为主、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其中男447例,女438例;年龄25~62岁,平均45.8岁;患病时间为9~16年,平均12.15年。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脑等原发性疾病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中药制剂过敏者;不能按照规定进行治疗及检测者。

治疗方法

口服益艾康胶囊(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黄芩等组成)每日3次,每次5粒。根据患者的证候、舌苔、脉象等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参考《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及《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常见病症辨证治疗要点》)。煎药机加工每剂中草药250ml×2袋装,每次1袋,每日2次,保质期7天。

治疗同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观察治疗前后每月感冒次数变化、体重变化情况、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等,并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治疗结果

经过48个月的治疗,目前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730例(占总例数的82.5%),脱落29例(占总例数的3.3%),艾滋病相关死亡120例(占总例数的13.6%),意外死亡6例(占总例数的0.7%)。

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发热、咳嗽、乏力、腹泻、呕吐、自汗、盗汗、皮肤瘙痒、皮疹、黏膜溃疡、疱疹、淋巴结肿大、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体重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感冒次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36.2±217.6)个/uL,治疗后为(303.4±226.2)个/uL,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我们采取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新蔡县、确山县选择83例患者进行血清病毒载量检测,经过48个月治疗观察,其中病死4例。患者病毒载量治疗前为(4.10±1.23)log,治疗后为(3.13±1.02)lo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病毒载量升降0.5log为基准,病毒载量增加>0.5log为上升,±0.5log为稳定,减少>0.5log为下降,中药组病毒载量下降46例占58.22%,稳定21例占26.58%,上升12例占15.15%。

在48个月的治疗中,2004年死亡8例占0.90%,2005年死亡41例占4.68%,2006年死亡28例占3.35%,2007年死亡24例占2.97%,2008年死亡19例占2.42%,经过4年治疗后,患者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中医药可以降低HIV/AIDS患者病死率。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大多从两个方面探索,一是认为其病因为“瘟疫”、“伏气温病”,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试图通过实验室及临床研究,从此类药物中筛选出具有抗HIV作用的单味或复方中草药;二是认为其病因为“虚劳”,用补益类中药,包括益气养血、补肾温阳等,认为此类中药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将艾滋病的感染途径、病因性质、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分析,认为艾滋病病毒经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侵入人体,首先损伤脾脏,致脾气亏虚,进而损及其他四脏,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虚,并伴风寒火热,或痰饮水湿,或气滞血瘀等邪,为其基本病机。据此确定治疗法则为益气健脾,滋阴养血,祛风清热,化湿解毒,选用具有上述功效的方药,制成益艾康胶囊应用于临床,对重症患者,加服辨证施治的中药汤剂。通过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临床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机会性感染显著减少,病死率逐年下降。病毒载量下降加稳定者占84.8%,提示中医药有降低或稳定病毒载量的作用;对于CD4+T淋巴细胞作用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有所下降,说明中医药有稳定或减缓CD4+T淋巴细胞下降趋势作用。

(李发枝 徐立然 张明利 郭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