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产前产后调理防病

2016-01-02  4018  来源:网络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越来越多家庭加入到二孩大军中。但是许多妈妈刚从分娩之痛中缓过来,提到生二孩还是有些畏惧。

  80后妈妈们吐槽:不敢再生了

  在生活中,有些80后的妈妈没有成为网上盛传的超级辣妈,反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黄脸婆。以前白里透红脸蛋,如今却布满雀斑,以前一大把的头发也变得越来越稀疏。还有一些网友在抱怨:“生完孩子,就预示着青春已不在啊!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呀!有些年轻的妈妈,虽然孩子已经一两岁了,但还是感觉到疲倦,整天没精神。有时候还腰疼得直不起来,这些难道都是因为月子没坐好的缘故吗?

  “生个孩子真心遭罪,不仅生前各种难受,生时的痛苦,生后还有一堆麻烦事。但是一个小孩实在是太孤单了,又符合单独二孩的政策。再加上自己年纪又大了,会不会产后各种症状会变本加厉呢?”现在许多妈妈都处在这种想生又怕生的困境中。

  产后不适多是疲劳引起

  生完小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此记者特意咨询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副主任医师介绍道:“产后的这些不适情况主要是由于产后休息不足造成的,中医讲劳则耗气,耗气则易引起肾虚。”

  朱欣佚进一步解释说,生产本身是不会引起肾虚的。准备生二孩的妈妈们也不必过度担心,不会因为年纪稍微大一点,就会出现产后肾虚的状况。只要孕期调养得当,休息充分,营养调理得好,生活较为轻松,则气血很快恢复旺盛,很少出现肾虚的情况。生产后妈妈会出现肾虚主要是因为生完孩子后,要带孩子,长期体力透支,身体没有恢复好的情况下,还要承受上班的压力,疲劳更加明显,休息又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很明显会影响到气色,免疫力也会下降。

  专家建议:产前先调半年

  朱欣佚指出,想要个健康的“二孩”在孕前的半年至一年,恰到好处的身体调理,不仅能为新生宝宝一生的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妈咪身体“全面休整”的大好时机。这主要倚赖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每天均衡膳食,并注意休息不能熬夜。在备孕前做全方位的体检,检查是否有高血压、子宫肌瘤等疾病。只有经常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的时候,再选择通过中药调养的方法。

  专家建议,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在孕期中要调理得当,孕后仍然要注意饮食、睡眠充足,尤其要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如果长时间的出现的不适的症状,不妨用中药调理。一般情况不需要吃药调养,调整好生活状态就可以慢慢恢复。

  每位准妈妈都想有一个健康宝宝。当妈妈幸福,但是健康更重要。准妈妈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以防疾病危害。而腰椎间盘突出,是怀孕期间女性很容易得上的疾病。

  怀孕期间易得“腰突症”

  去年年初,郑州的陈女士怀孕5个多月时,腰总是隐隐作痛,她以为是宝宝的重量增加了腰部负担,等生完孩子自然会好,忍忍就过去了。

  生完孩子后,因为工作忙,刘女士将怀孕时的腰痛以及医生的产后嘱咐抛在脑后。不久,她就感觉腰部痛得厉害,并常感觉腿有点麻痛。到后来一弯腰疼痛就加剧,甚至无法抱孩子,这让刘女士痛苦不已。

  到医院经过诊断,刘女士原来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让她不解的是,自己年纪轻轻,又没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怎么会得这病呢?

  “怀孕期间,内分泌激素发生改变,孕妇体内的各种韧带比较松弛,为胎儿娩出做准备。此时,腰部关节韧带、筋膜松弛、稳定性减弱。”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周红刚介绍说,怀孕时子宫内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为几千克的胎儿,增加了腰椎的负担,而且这种负担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若有腰肌劳累和扭伤,就很有可能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准妈妈要预防‘腰突症’,怀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增加腰部负担,注意腰部的保暖。”周红刚说,平卧睡觉时,可在膝关节后方垫上枕头或软垫,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以减少腰部后伸,使腰背肌肉、韧带、筋膜得到充分休息。此外,不要穿高跟鞋,以防止加重原有挺腰姿势,增加腰骶部的负担等。

  另外,周红刚提醒准妈妈,坐月子时睡觉姿势不正确,半躺时腰背部悬空,局部过度受力,时间久了造成软组织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如果大幅度起身弯腰很容易引起“腰突症”。

  发现“腰突症”需及时治

  周红刚说,准妈妈如果出现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或一侧下肢痛麻,疼痛常向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时都会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卧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减轻;疼痛发作多属突然性、周期性(经休息明显好转后又突然发生)等症状,就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警告信号,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去医院检查。

  “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卧硬板床休息、牵引、理疗等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可以缓解。”周红刚说,如果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仍没有缓解,那就建议采用微创或开创性手术进行治疗。(林辉 乔海洋)

  妇女产后得痔疮的几率是很大的,专家介绍,产后得痔疮多半是妊娠期痔疮的遗留问题。怀孕后,孕妇体内会产生多量性激素,受到这些激素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张力减退,蠕动减少、减弱,使食物在胃里排空推迟,在肠里运输时间延长,导致粪便在结肠中潴留时间过长,水分减少,粪便变得干结,而易发生便秘,排便时则需要用力摒气,加上增大的子宫对直肠的压迫,盆腔静脉回流不畅,而导致痔疮。此外,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大便意识迟钝,常常数日无大便,加上坐月子期间卧床较久,排便无力导致肛门受伤致病。

  产后得了痔疮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孕妇初期可以多喝水,或多吃些纤维质的食物,可防止大便干结。也可用药物治疗,如擦药或塞药,使用软便剂,如开塞露,可以促进产妇排便。

  此外,新妈妈要合理参加体力活动。如散步、太极拳、进行腹式呼吸等。也可以做肛提锻炼,即将肛门括约肌往上提,吸气、肚脐内收,再放松肛门括约肌,呼气一切复原。如此反复,每次做30回,早晚各锻炼1次。如果是病情严重,如有瘘管的现象,则建议要开刀治疗。

  预防产后痔疮,专家说,孕妇首先要勤喝水、早活动。由于产后失血,肠道津液水分不足,导致便秘,而勤喝水,早活动,可增加肠道水分,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二是少食辛辣、精细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过多吃鸡蛋等精细食物,可引起大便干结而量少,使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但引起痔疮,而且对人体健康亦不利。因此,产妇的食物—定要搭配芹菜、白菜等纤维素较多的食品,这样消化后的残渣较多,大便时易排出。三是勤换内裤、勤洗浴。这样做不但能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该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早晚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及肛周,使会阴部清洁、干爽,内裤常换常洗,选用柔软并质量可靠的毛巾。(文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