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畅通病无踪

2015-08-05  4887  来源:新浪博客 

经络畅通病无踪

中国古代有“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为气母,血至气至,气若顺得意轻松,血若通远离病痛”的说法。经络畅通了,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这些部分得到精华的滋养才能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样的整体才称得上是健康的。那么,什么是经络呢?

揭开“神功”的真面目

提起武侠小说,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江湖传说中很厉害的武功,比如六脉神剑、九阴真经、九阳神功、隔空点穴什么的,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和武侠剧里都能看到有关穴位、经脉的描述,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还有,武侠小说中经常描写某人因为一次奇遇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功力大增,一夜之间就成了武林高手。经络、穴位真的很神秘吗?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江湖上流传已久的“神功”的真面目吧。

《易筋经》大家都知道,《笑傲江湖》里说它是少林寺绝不外传的绝技,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强身健体、锻炼身体柔韧性的功法,与现在流行的瑜伽有点相似。至于六脉神剑,那是来源于经络里手三阴经

和手三阳经的“井”穴,并且用这六个穴名来命名。“井”穴不过就是手指尖、脚趾尖的穴位,是一条经里气血运行的始发站。

至于任督二脉,是人身体内的两条重要经脉。督脉在身体的后正中线,就是沿着脊梁骨从下向上走;任脉在身体前正中线,也就是肚脐眼所在的上下直线。前后这两条经脉是气血的循环通路,又叫“小周天”。练气功时很讲究这个。所以武侠小说里会夸张地说某人一旦打通了任督二脉,武功就会日进千里。

武侠传说、江湖风雨给中医、经络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揭开后我们就能发现,其实经脉、穴位在中医眼里。都是疾病与人身体的传导器。说穿了,气通则机能顺畅,气堵则百毒囤积,经络通了,虽然不能让你功力大增,但也能使你身体大健。

经络是人体的活地图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好比一棵大树有树干还有分出去的枝叶。

人体的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浅层分支,其中较大的主要有十五络。络脉再分出的更细小的分支称孙络,一般浮现于皮肤表层。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叫浮络、血络,它们就像人的微循环系统,纵横交错,愈分愈多,愈分愈小,最后弥散在全身。

经络和脏腑相关联,经络通了,我们的身体才能通畅,健康才有保证,可以说经络是五脏六腑的镜子。那么,什么是五脏六腑呢?

中医将内脏统称为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是五脏,是实质性器官,主要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也就是生成并储存人体的所有精华。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是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简单说就是消化食物,排出废物。。

现代研究发现,经络循行的部位与络属的脏腑有神经上的联系,所以它们之间的病理现象会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明明牙疼为什么按手上的穴位?胃疼却要按脚上的穴位?这不是南辕北辙吗?但从经络的原理来看,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同气相求,血缘相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具体来说,心经属于心脏,络于小肠;肝经属于肝脏,络于胆;肺经属于肺脏,络于大肠;肾经属于肾脏,络于膀胱;心包经属于心包,络于三焦;胃经属于胃,络于脾;大肠经属于大肠,络于肺-,J、肠经属于lJ、肠,络于心;胆经属于胆,络于肝;三焦经属于三焦,络于心包;膀胱经属于膀胱,络于肾。

让经络为我们服务

《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句话说出了经络的重要性!我们的身体就好象是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里的各种管道。下水道堵了,污水会横流;天然气管道不通了,那冬天就等着哆嗦吧。只有各种管道正常了,一切工作才能照常进行。经络也是一样,哪里不通了哪里就会出问题,把它给疏通好了,病也就没了,这就是“处百病,调虚实”,所以才“不可不通”。

明白了经络的作用,那怎样利用它为我们的身体服。务呢? 其实, 经络的用处范围很广泛,预防、诊断以及治疗都可以用到。

治病通过经络治疗疾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针灸按摩,通过刺激体表皮肤的某些穴位, 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功能。例如胃疼揉按足三里穴,牙疼按合谷穴等。

诊断经络是身体的一个通道,能通内达外,在人体功能失调的时候,它又是疾病传变的途径。所以人在生病时,常常能够发现在经络走行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突起、凹陷、结节,以及皮肤弛缓等变化,比如沿着经络路线出现的红线、白线、疹子、汗毛竖起等现象,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疾病。比如得肠炎的人,大多胃经的上巨虚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人,可在脾俞穴发现异常变化。

预防扁鹊与齐桓公的故事是最能说明疾病在于防的道理了。这是个讳疾忌医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疾病在危害人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准备过程,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潜证阶段。潜证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疾病的苗头刚冒出来,很容易根除。我们说的预防疾病,很多时候就是治这种潜证。

健康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的,只要每天关注经络,抽一点时间维护自己的身体,使体内垃圾和毒素及时排出,没办法堆积,我们自然就能保持健康。

要保持健康,防治疾病,就要从疏通人体经络系统开始。每天敲十四经和按揉几个重要穴位,就足够能疏通一个普通人的经络。而且,对人体经络的使用完全可以由自己来做。

但是,人体经络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经络,是否太复杂了?如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难道我们真要每天把全身都敲揉个遍吗?当然不用,我们只要找到身体上的关键点就行,可以从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手法学起。

点揉穴位点揉穴位可以说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了。不管何时何地,只要能空下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开始点揉穴位,不仅可以用来做日常保健,还能救急,比如水沟穴(俗称人中)、梁丘穴、内关穴等都是身体突发不适时的救命穴。

推捋经络平时我们走路时间长或者感到双腿发困发沉的时候,最常用的动作恐怕就是捶腿,这种情景在影视剧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或许大家以为这就是对双腿的最好奖励和最舒服的享受了,其实那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发现推捋经络的好处。这时你可以试着使身体取坐位,把手自然分开,放在腿上,由上往下推,拇指和中指的位置就相当于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在中医理论中,脾主四肢肌肉,推捋脾胃经可以疏通这两条经的经气,从而达到放松肌肉和驱逐脾胃上疾病的效果。

敲揉经络敲揉经络相对推捋来说刺激量要大些,现在有些人提出敲揉的疗效比针灸还要好。据一些从事针灸推拿专业的人的体会,阳明经的重要性是最大的~一不论从它们的循行路线来看,还是从它们与脏腑器官的联系来看,阳阴经都是最重要的。它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最为密切的。

怎样正确找穴位

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找反应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

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

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

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地儿了!

记分寸中医里有“同身寸”一说,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为找穴位的尺度。大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是“一寸”;食指和中指并列,从指尖算起的第二关节的宽度就是“两寸”;把四指并拢,第二关节的

宽度就是“三寸”。

另外,倘若知道身体中哪一部位有什么骨骼,找起穴位就更容易了。比如低头时,PC-子后部正中最突出的凸骨,就是第七颈椎, 紧接着的凸骨是第一胸椎;两边肩胛骨的最下端跟第七胸椎骨的突起在一条线上;腰左右两侧突出的骨头,也就是系腰带的位置,跟第四腰椎的突起在一条线上。

使用经络疗法要注意什么

(1)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穴道疗法最容易忽视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经络和穴位,传导效果更佳,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刺激穴位不太会传达。相反的,吐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给刺激。不仅痛感少,并且传导1~z。

(2)治疗前请勿抽烟。香烟中含有致命的毒物,所含的致癌物质多达40—200种,其中的尼古丁更是剧毒物质。如果在进行穴位治疗前抽烟,尼古丁一旦进入体内,就会造成交感神经紧张,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通,肯定会影响疗效。

最有代表性的刺激法

在家庭中能进行的穴道刺激中,最普遍的就是指压。不要/1,瞧指压,这里也蕴涵着诀窍昵!

指压的第一个诀窍是利用容易施力的大拇指,或食指、中指,用指腹按压,可以加大压力,而且长时间按压也不觉得疲倦。

还有一个诀窍,就是按压的补泻之分。有慢性病或者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往往身体虚弱,这时要予以轻刺激,称为补法,即补充能量,使器官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某些患者神经亢奋、疼痛较强时,要予以重压,称为泻法,即抑制过高能量的刺激法。总的来说,每次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每一部位重复3—5次,这样效果最好。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按摩能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真正的按摩是五指并用,有“捶”、“搓” 、“揉”、“压”等各种按摩法。其中所谓“压”的手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指压。

一般来说,捶或用力压属于泻法,应用于神经痛等疼痛厉害的病症,轻轻搓、揉等是补法,用于手脚发麻等症状。按摩时问一般在5—15分钟。

灸法,是利用艾草给皮肤热刺激。基本上,灸法是种补法,自古以来便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在家中灸时,首先在手掌中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制成大约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

用少许的水弄湿皮肤,在穴位上放上上面所说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大道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此法是在发热之后拿掉艾草,故称为“知热灸”。由于灸发热后,会留下痕迹,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要想在皮肤上不留痕迹,可使用“间接灸”(温灸)。此法是在皮肤上放置大蒜、姜、盐、味精等,再在其上燃烧艾草。依使用材料之不同,可称为蒜灸、姜灸、盐灸等等。这种热刺激十分缓和,不会有留下痕迹之虞。市面上已有卖间接灸的商品,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商品。

除了直接燃烧艾草,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巧用身边的小东西

把五六支牙签用橡皮条绑好,以尖端部分连续扎刺等方式刺激穴道。刺激过强时,则用圆头部分,此法可期待出现和针疗法相同的效果。

不喜欢灸术的朋友,可以用吹风机的暖风对准穴道吹,借以刺激穴道。这可以算温灸的一种。

体质虚弱的孩子,肌肤较易过敏,再小的刺激往往也受不了,此时可利用旧牙刷以按摩的方式来刺激穴道。

以手指做指压时,不能好好使力的朋友, 可利用圆珠笔或铅笔等来刺激穴道。方法是用圆珠笔头压住穴道(要领与指压同)。一般来说,此法压住穴道部分的面积较广,刺激较缓和。

在割成一厘米见方的胶布的中央,放置一粒生米,然后贴在穴道上。如此,便可给穴道长时间的微量刺激。在指压或按摩后以此方式刺激穴道,具有保持其效果之功能。

脊椎骨的两侧有许多重要的穴道,可惜的是,自己无法好好地刺激它们。但若有软式棒球,即可轻易地达成目的。仰卧,将球放在背部穴道的位置,借助身体的重量和软式棒球适度的弹性,穴道可获得充分的刺激。想要刺激背部的穴道时,请大家务必要试试这方法。

像高尔夫球那种硬球,比较适合刺激脚内侧的穴道。坐在椅子上,将高尔夫球置于脚底并滚动它,对刺激涌泉等穴道十分有效。

人体全身有主要经络12条,再加上奇经八脉有360多个穴位。如此之多的穴位如何选取?穴有五行,该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又该如何操作7其实,从日常保健的角度出发。我们只要掌握主要的穴位就可以了。

“喜润恶燥”的胃经

胃经属于胃,络于脾,所以它和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和脾有关。每个人在出生后,主要依赖脾和胃的运化水谷和受纳腐熟食品,这样人体才能将摄人的饮食消化吸收,以化生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 才能使全身脏腑经络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说,脾胃也为气血生化之源。例如,足阳明胃经有毛病(气血运行出现异常情况),人经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发高烧、出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牙齿痛,或口角歪斜,流浊鼻涕或流鼻血:精神方面容易受惊、狂躁;吃得多而且容易饿,胃胀、腹胀;膝盖肿痛,胸乳部、腹部和大腿部、下肢外侧、足背、足中趾等多处疼痛,足中趾活动受限。

如果有上面这些情况发生,我们就知道是胃经出问题了,这时应该及时敲胃经或者按揉胃经的重点穴位。

按摩胃经和重点穴位,第一可以充实胃经的经气,使它和与其联系的脏腑的气血充盛,这样脏腑的功能就能正常发挥。就不容易被疾病“打败”;第二是可以从中间切断胃病发展的通路,在胃病未成气

候前就把它消弥于无形。

胃经的分布位置

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支,是人体经络中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主要分布在头面、胸部和腹部以及腿的外侧靠前的部分。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膀胱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回出来挟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再沿下颔角,上耳前,经颧弓,沿发际,至耳颅中部。

颈部之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胸腹部主干: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挟脐两旁,进入气街。

腹内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外行者会合。由此下行至髋关节前,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下向膝膑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人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末端。

小腿上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足部支脉:从足背部分出,进大趾趾缝间,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经。

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髌骨下,髌骨韧带外侧凹陷中,即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然后再往外一横拇指的地方。

足三里号称人体保健第一大穴,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可以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 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并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消化不好会导致身体血气的不足,从而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现代人虽然把很多营养的东西都吃到肚子里了,但由于胃肠功能不好,使得人体的吸收能力很低,吃进身体里的食物经常因为无法吸收而直接排出。吃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多大作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常按足三里,坚持每天用手指揉上5分钟,不到10天,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消化好了,饭量也增加了,饭后不会再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而且不会经常拉肚子了。

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也很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所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是指古代人们治病时经常用艾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面灸,皮肤上面不放置任何导热的东西。这样灸过几天之后,再吃些中医上讲的“发物”, 穴位处就会发炙疮, 脓成溃破即能愈合。这样对提高人的自身免疫力有好处,对于那些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慢性疾病效果很好, 比如哮喘。但现在人们可能由于害怕疼痛或者怕留疤影响美观而很少使用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用艾条来进行艾灸保健,现在,几乎随便进一家药店,只要它里面卖中药,就能买到艾条。非常方便。每星期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离皮肤大概

2厘米或者两指那么高就行, 灸到局部的皮肤发红,并缓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感觉到疼就移开一些,不要烧伤皮肤就好。

除了艾灸法,还可以经常按揉敲打足三里。一只手或者用一个小按摩锤什么的就可以操作了。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揉足三里穴5—10分钟,每次按揉尽量要使足三里穴有一种酸胀、发热的感觉。

以上两种方法只要使用其中的一个,坚持两个星期,就能很好地改善胃肠功能。会感觉吃饭也香了,饭后也不觉得肚子胀、fl~子疼了,也不便秘了,脸色也变得有光泽了。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精力充沛。所以民间才有谚语说“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按揉梁丘治胃痛

屈膝,梁丘穴就在大腿前面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两寸。

梁丘是胃经的“郄穴”,“郄”就是“孑L隙”的意思。郄穴经常用来治疗急性病和血证。属于阳经。阳经一般是用来治疗急性病的,而阴经常用来治疗血证。梁丘在治疗急性胃痛胃痉挛方面效果非常好。更是治疗一般胃肠病的常用穴位。

但是我们不可能随时都把针带在身上,而且没有学过针灸的人也不会扎针。所以点、按、揉梁丘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像急性胃痉挛这种病就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它对胃炎、腹泄、痛经以及膝关节周围的病变和关节炎也挺有用的。还可以每天用艾灸10—20分钟,效果一样好。

天枢助您肠道好

天枢在肚脐旁边两寸,也就是前正中线和乳头连线的中点线上与肚脐平的那一点。在肚脐眼两边各有一穴。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募穴”就是五脏六腑之气集中在胸腹部的穴位。募穴的分布都在胸腹部, 而且大体位置和脏腑所在的部位相对应。因为募穴接近脏腑,所以不论病生在内,或外邪侵犯,都可以在相应的募穴上有异常反应,如压痛、酸胀、过敏等,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反应来诊断和自疗相应脏腑的疾病。

天枢穴所在的位置从解剖上来讲,刚好对应的是肠道,所以点揉天枢可以增加肠道的良性蠕动,对便秘、消化不良、脐周疼痛、恶心呕吐有很好的作用。还有拉fl~子(痢疾),相信大家都知道拉fl~子的烦恼,每天要跑无数次厕所,整个人的精神全受影响。但是指压按揉天枢穴会有很好的疗效,力量稍微大一点,按在穴位上并轻轻地旋转,还可以加上艾灸,艾灸天枢可以化湿, 两者合用的话功效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