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属中医浸淫疮

2015-06-19  355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所引起,好发于5岁以内儿童,发病急,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初期发热,而后口腔黏膜及手足出现疱疹、溃疡,有的尚具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甚至疼痛等症。严重的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者还会导致死亡。湖北中医学院李今庸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的浸淫疮范畴。

  《内经》中的相关论述

  《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甚则……身热骨(骨当为膚,因声近而误——李今庸注)痛而为浸淫”;《灵枢·痈疽》:“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从以上所论可知,《内经》认为浸淫疮主要关乎心,病在四肢,有发热、身痛、皮肤溃烂等症,病情危重,应急治之,否则百日左右即可夺命。

  《金匮要略》论浸淫疮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浸者,浸渍之意;淫者,蔓延之谓。显然,仲景认为该疮既可呈现由内达外的轻证,也可呈现由外达内的重证,既有“可治”者又有“不可治”者,稍有别于《内经》,但具有传染性则与《内经》同,且出具了治疗方剂。

  历代医家论浸淫疮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浸淫疮候》:“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其疮若从口出,流散四肢则轻;若从四肢生,然后入口者则重。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也。”巢氏所论,同样责之心。在外因上有热尚有风,除痛症外,尚有痒症。谭日强在《金匮要略浅述》:“浸淫疮,即湿热成疮之浸润蔓延者,与今之湿疹相似,小儿患者较多。”《简明中医辞典》也有相同的解释:“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致。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黄水,蔓延迅速,浸淫成片,甚则身热。即急行湿疹(包括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谭氏及《简明中医辞典》所说的“小儿”与手足口病暴发时的发病年龄均相近,但湿疹偏于湿,而浸淫疮则偏于热即心火,故主以黄连粉。但后者在病变脏腑上点明了“脾”,在病因上点明了“风”,在症状上点明了“搔破流黄水”、“身热”,这与治手足口病的实践也是相吻合的。

  中医对手足口病的治疗

  该病流行期间,中医对其治疗的基本方是: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连。若疼痛重、牙龈红肿则改用或配用板蓝根、黄芩、白藓皮、金银花、竹叶、薄荷等煎水漱口;若手足红肿明显则用黄芩、黄连、丹皮、红花煎水漱口;若患部瘙痒则用生地、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忍冬藤、红花煎水清洗患部。从上述4方所用13味药看,归肺经者7味,归胃、肝经者各8味,归心经者居多,有9味。而《金匮要略》的浸淫疮系湿热兼毒所致,病在心,主方是清心火的黄连粉,与现今治手足口病的实践相吻合。从病变部位及证状看,本病尚责之胃、肝及肺,根据现有的《金匮要略》所载看,这可视为对《金匮要略》论浸淫疮的发展。

  因此,李今庸教授把手足口病归之《金匮要略》浸淫疮范畴,再恰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