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二十一、痿证验例一(全瘫)

2015-04-28  3991  来源:《疑难病治验》 

内科二十一、痿证验例一(全瘫)

患者王××,女,3l岁,山东省定陶县小学教师,1973年3月初诊。

【主诉】瘫痪四年余。

【病史】四年前由于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周身乏力,四肢疲倦嗜,卧,食欲欠佳。后来逐渐加重,四肢软弱,不能支持,一年之后,肢体不受意识支配,只好卧床,到处求医诊治,服药无数,效不明显。

【治疗经过】开始由当地医院诊治,又经省、她专及各地大医院检查,几无异常发现,。只神经系统检查时,各深浅反射均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山东省医院诊断为末梢神经炎;地专医院诊断为周期性麻痹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医诊断为痿证。凡治痿的方剂均服用过,并配合针灸及用西药“加兰他敏”与维生素Bi、B12等,曾好转五个月。因不憎小产又复发,较前更加严重。再次住院治疗无效而出院,回家疗养。又请了三县(荷泽、曹县、定陶)老中医诊断,都认为是痿证。

【现在症状及治疗】四肢全瘫,慢性病容,表情淡漠,面色无华,脘腹满闷,食欲不振,气短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为久病脾虚。生化不足,筋脉肌肉失养而成痿蹙。以《内经》“治痿须取阳明”为据,自拟弃杖汤。

淫羊藿30克、薏苡仁30克、黄芪30克、紫菀15克、龟板15克、天冬15克、苍术10克、黄柏6克、水煎二次服,每日一剂,随证加减。气虚甚加党参、白术,食欲差加陈皮,如食欲大减时,去黄柏之过于苦寒害胃之品,略加生姜,吐涎甚加半夏。

此方服至二十六剂时,自感精神较前倍增,但仍不能活动,继服四十剂后,梢能动转,能受意识支配。将黄芪加至60克、从此逐渐好转。由于长期卧床,肢体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遂嘱其家属帮助肢体活动,加强锻炼,并给予精神疗法,使患者树立信心,一年后恢复健康。

【分析】痿证是比较难治的慢性病。它是肢体软弱无力,因日久不能随意活动而致肌肉萎缩的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废不用为多见,所以古代称为痿蹙。温热毒邪与久受潮湿为外因;脾胃虚弱和七情郁滞及肝肾亏损为内因。《素问?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为“肺热叶焦”;《内经》有“五脏使人痿”的论述;又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发为筋痿”。本病以青年女性(男性亦有之)中性格刚烈的人为多见。部分患者自尊心强,好表现自己,且性情急躁,好哭好怒,触事敏感,复加好事多劳,因五志过极而生火,火动于内,致使五脏阴液耗损,不能濡润筋脉,所以出现痿蹙。《素问?痿论》云:“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于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千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事实上久病则筋,肉同痿,不易分辨。骨痿形容肌肉严重萎缩而骨骼显露的征象。张景岳认为痿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以致筋骨痿废不用。《景岳全书》云:“悲哀太甚,思想无穷……因此而生火者有之。”此病多缠绵不已,导致身虚,治疗时,多以滋养精血、补益后天为主。本病人素性刚强,触事敏感,强烈的精神刺激后,“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终至“肺热叶焦,金燥水亏,筋脉肌肉失于濡养,乃成痿证。因四年之久,伤于正气,加之流产伤血耗精,败伤元气,损及肝肾。肝损则筋膜痿而不用,肾损髓减骨枯发为骨痿。脾胃为后天之本,精津气血生化之源,久病伤脾,肌肉筋脉失养,于是痿渐加重。《内经》指出“治痿独取阳明,阳明者水谷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独取阳明”,系以补益后天为治疗大法,结合病情;再加益胃养阴,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方法。余依古人法而不用共方,自拟弃杖汤,收效良好。方中以淫羊藿(一名弃杖草)“为;主,因共性味辛而甘温,能强心益智,增气力,通气行血,善补肾阳而强筋骨,临床常用于治疗四肢麻木不仁、腰膝无力之痿蹙。张右顽谓此“为偏风不遂之要药”。薏苡仁甘而微寒,利湿热、健脾胃,为阳明经之药,甄权云此“得苍术、黄柏以治痿蹙”。天冬滋润肺肾,令人肌肤润泽,王好,古云此“主痿蹶嗜卧”。紫菀体润质软,能润肌肤,添骨髓,本经谓此“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蹙,安五脏”。龟板咸甘而寒,入心肝肾经,益肾强骨,贾九如云此“主治神疲力怯,腰腿酸软及瘫痪’。苍术苦温治筋骨软弱,东垣日此“健胃安脾,治痿要药。黄柏苦寒,张元素云此“能泻膀胱相火,补肾永之不足,能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大剂量的黄芪可大补元气,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精神,增强体力。元气充足,血液畅通,精津濡润,四肢得养,经络可通,肌肉可长,筋骨得养而俗强。集中治瘘要药,图起沉疴,获得显效。随访七年,健如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