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的解释与临床应用-痉挛性急性热病

2015-02-10  3259  来源:《中医临床廿五年》 

葛根汤的解释与临床应用-痉挛性急性热病

葛根汤之适用于痉挛性热病,其理由是依据上文引述之两条经文。即葛根汤之正证。所谓太阳病,即今日之急性热性传染病初期之总称。而金匮之痉病帅即今日痉挛性热病─如破伤风、脑膜炎之类。所以葛根汤证包含Kernigsches氏症候群在内─如僧帽筋范围之筋肉孪缩。

经文冒头冠以「太阳病」,即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等症候之省略。又「无汗」 二字亦为脉浮紧之省笔法(此为伤寒论惯用之自明省笔法)。

太阳病何以形成筋肉孪缩?又何以重用葛根?关于此一问题,日本歧阜声大教授杉原德行博士在其近着「汉方医学伤寒论篇」有如下解释。

「本证(葛根汤证)为邪风阳及邪湿阴之侵袭者,风湿并强。邪风阳胜,则发热;邪湿阴胜,则恶风。邪风阳之动性使筋肉动,而邪湿阴之静性使筋肉静,动静拮抗,于是招致项背强。」

「背项强为痉症之一。风强湿弱,则因邪风阳之动性而招致痉。倘风湿并强,则邪风阳之动性与邪湿阴之静性拮抗,则招致项背强或口噤。又风弱湿强,则因邪湿阴之静性乃招致不遂。不遂者,即筋肉不能随意运动之病,这就是广义的痉病(参照金匮要略痉病)。」

「项背强是由于筋肉孪缩所致,而筋肉之所以孪缩,则为醣之燃烧使体热产出旺盛使然。故用葛根以供给醣而缓解筋肉之紧张孪缩。如是则项背强得以解除。」

以上是对于所以形成项背强之病理解释。至于葛根的药效,杉原博士除引用「本经」及「别录」,更附加现代的解释,兹附译于下:

「汉方药效、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治诸痛、起阴气、解诸毒(本经)。」

「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诸痛。(别录)」

「成分及作用:成分:1.淀粉 2.挥发油。余未详。作用:醣供给。」

以项背强为主征的葛根汤证,以病名分类言之,大多见之于流行感冒、气管支炎、肺炎、麻疹、扁桃腺炎、肠伤寒、丹毒、脑炎、脑膜炎、破伤风、猩红热等病之初期,即所谓太阳病时期 (大抵发病一二日)。过此以后,除非特殊病例,所谓「太阳症未罢」者外,则非「传经」便是

「变证」,大多失去应用本方的机会。至于肠伤寒第二周以后,或传染病之肺结核,则绝对没有用武之地。

项背强、发热、恶寒,虽然是葛根汤的适应症,但须从整个症候群着眼方不致冒险。

发热、恶寒、并现项背强者,除本力证以外尚有桂枝加葛根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各证。但各证各有其定型的主征,而且其项背强之程度不如葛根汤证之严重,若能用心加以监别当不至于混淆。就中以桂枝加葛根汤证最为近似,但其主征在自汗出、脉浮弱,与本方之无汗、脉浮紧

大相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