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 家长怎么办?

2015-01-02  3449  来源: 


“孩子做作业很拖拉,一两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居然会拖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二点,还做不完。”“孩子老是不紧不慢,我不催他不着急,催了也白催”……行为拖拉几乎成为大部分小学生的“通病”,而这样的“通病”往往久治不愈,让家长束手无策。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拖拉的毛病?心智源亲子、家庭教育专家张根峰老师用一个故事深入浅出地让家长回味反思: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子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地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来和男孩子们进行沟通。他说:“我很喜欢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每天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三个男孩很高兴,更加卖劲地施展着他们的脚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给你们5毛钱。”男孩子们很是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每天放学后,继续去进行他们的表演。

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男孩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的两毛钱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你进行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静地写些回忆录,结果被放学后顽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静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据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没有开门见山地批评,而是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欲擒故纵、拐弯抹角的方式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见,办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老人把男孩子们的行为与要求连在一起,他们不是按兴趣去做一件事情,而是按要求,以交换为手段,弱化了年轻人的兴趣成分,当他们的预期无法达到时,最后只能放弃了。

如果家有拖拉孩子,家长不妨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的后果。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由于自己磨蹭带来的损失后,才能自觉起来。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时间一到,没做完也不能做了,让孩子自己品尝磨蹭的后果,承担磨蹭的责任。

据《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