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肾气丸:十六、晕厥(高血压)

2014-12-17  5251  来源: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25. 肾气丸:十六、晕厥(高血压)

俞长荣医案:林某某,女,43岁,医师。1974年7月5日就诊。去年5月起曾多次出现晕厥,恶心呕吐,经治后好转。1月前又发生晕厥,血压升高,头昏较甚,但无出汗呕恶。近1月来,经常头晕,血压在140~160/110~120毫米汞柱左右,服西药降压剂能一时下降,但又上升,波动较频。伴见心悸易惊,性情急躁,面部微浮肿,食欲尚好,但疲乏无力,不能工作,大便干,唇较干,舌淡苔白厚,脉象细缓。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
淮山药、女贞子各15克,茯苓、熟地各12克,丹皮、泽泻、牛膝、蒺藜各9克,桂枝、附子、仙茅各4.5克。连服20余剂后,晕厥未再发作,血压基本正常(月经来潮时略升至140/110毫米汞柱左右)。食欲、二便均为正常,睡眠尚好,但梦多。偶有胸前紧束感。唇红,舌苔基本正常,脉细缓。仍议滋肾养肝,引火归源。处方:熟地、淮山药各15克,山萸、泽泻、茯苓各9克,丹皮、附子各6克,肉桂1.2克(另冲)。连服16剂,诸症基本消除,能坚持工作。 (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3)
按语:现代医学所谓高血压,其某些症状与中医“晕厥”相似。中医分型有虚有实,虚者属肝肾阴虚,实者属肝火、痰热。本例患者心悸易惊,性情急躁,大便较干,唇干,颇似热证,但舌淡苔白,脉细缓,面浮肿,都属虚寒之象。拟为肾阴下虚,木失水涵,阳不归宅,相火浮越。肾主诸气,肝主藏血,气血交并则为厥;虚阳上冒则为晕。治以滋肾养肝,温阳化气,俾阴以阳长,血随气生,水木相荣,心肾相交,故诸证可得解除。